代理商發展特點鮮明
國內工程機械代理商的發展經歷了誕生期(20世紀90年代初)、成長期(90年代)和近幾年的“井噴”式快速發展期。目前,代理商的發展已步入平穩發展階段,并呈現出鮮明的特點。
各地區市場已被不同的代理商瓜分。省會中心城市、地級市、礦產資源集中區、工程建設集中區等,都有代理不同品牌產品的眾多代理商。其銷售網點的分布密度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比較大,達到甚至超過國外(如日本、西歐等地)水平,而在西部地區銷售網點密度較小。
外資品牌、國內知名品牌的制造商都建立了自己的代理商銷售網絡,他們通過代理商完成市場銷售的最終環節。各個品牌產品制造商基本上是直接面對多個代理商,很少采用一個總代理、幾個分銷商的臺階模式。
代理商與制造商的關系處于相對穩定時期。經過多年市場風雨的洗禮和既合作又斗爭的艱難磨合,目前多數代理商與制造商的關系相對穩定。制造商們已經基本上完成了代理商網點建設,正處于培育扶持大型重點代理商階段。個別制造商開始對一些特大型代理商采取限制、分化措施,以防止其被代理商所控制。
自我更新調整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有了飛躍提升。去年工程機械市場風云突變,市場需求量連續下滑,有相當一部分代理商能沉著應對,調整銷售網點布局,積極尋找新的突破,拉長了工程機械代理的產業鏈。
發展不平衡。因代理商所處的地區環境不同、代理的品牌不同以及經營的時間長短、經營能力的差別,有的代理商實力強大、管理規范,營業額達十幾億元;也有的僅幾個人合伙經營配件。在代理商企業中還有專業性的租賃公司、維修中心。
股權結構存在一股獨大現象。現在的代理商企業,大多數是民營企業,甚至有一些是從夫妻店起步發展的!袄习鍥Q策,一個人說了算”雖然有決策、執行迅速的優點,但也存在決策時沒有或者聽不進不同意見的問題。為此,一些代理商便聘請了經營顧問,為其決策提供咨詢。
人才結構不合理。高技術人才、策劃研究人才、高素質修理人才缺乏,導致目前市場存在設備大修理、翻新業務等需求,但卻沒有這方面的技術人才。由于缺少市場研究人員,無力開展市場調研,無力分析、預測市場變化。
客戶檔案不完善。在客戶檔案中,客戶的主營業務開展情況,資產實力狀況,設備使用、配件需求、設備修理情況等都沒有記錄,缺少對客戶的全面了解。
被動式售后服務。代理商售出的產品在保修期內出現故障,用戶打電話報修,代理商才安排修理人員上門服務。這種被動的報修式服務可能導致故障頻繁的現象,也使制造商、代理商支出的保修費用上升。如果能采用主動式服務,在約定時間內上門檢修設備,并根據不同的工作環境,要求客戶嚴格執行設備使用規范,改變不良操作方式,就能把故障消滅在萌芽期。
利潤局限于銷售整機和配件。現在,代理商尚沒有開展設備大修理、設備翻新、設備租賃等利潤率較高的業務。業內專家認為,在工程機械壽命周期內,整機價值只占全壽命周期價值的很小一部分,而配件、油品、修理、翻新、二手設備銷售、設備租賃等都是客戶需要的,也是利潤率較高的項目,應該積極開展經營。
發展要從五方面努力
工程機械代理商的發展,既受宏觀環境的影響,又受局部小環境的制約,而且與代理商自身的經濟實力、素質有很大關系。在當前工程機械市場發展的平緩期,工程機械代理商應抓住時機,努力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夯實企業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