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雖然只是記號、稱呼,但也蘊含某種期盼與祝福,并時時暗示和取向自己。例如叫什么“靜”、“淑”、“慧”之類的女孩子,一般都越長越文靜;而叫“亞男”、“越男”之類的女孩子常常會發展成一種“假小子”性格。我的名字是父親給的,他可能認為給我的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詞語了。然而,這對我非常沉重,必須承擔名不符實的后果。自己名字常常是由別人來敲定的,寄托的是他人的情愫。能由自己敲定的名字,一般是筆名、藝名或網名之類;對一般人來說,也就是網名了。網絡的出現,提供了為自己起名、定價自己的機會。而寬松的網絡語境,又留下了巨大的展示個性、才華和想象力的空間。我想說說自己用過的幾個網名,也是回憶回憶這幾年上網的故事。 我的第一個ID叫“墮落天心”。那是六年前的事了,那時剛剛開始接觸網絡,用辦公室的一臺微機撥號上網。沒有人教我,只能眼花瞭亂地到處亂竄,玩著玩著就知道了網上也有社區,也需要注冊戶口;還有論壇,有了ID才能發言。我接觸的第一個文學社區是“榕樹下”。當我看到這棵奇妙的樹下的一篇篇美文時,我忽然感覺到了自己的緲 小和寫作的笨拙,但也有了躍躍欲試的想法。第一個名字如同是撿來的,大腦正一片空白,不知所措的時候,我無意碰了哪個鍵,竟打出了一個詞“墮落”,我腦海瞬間閃出四個字:“墮落天使”-----感覺俗點,就改了一個字:“墮落天心”。當時從未想過名字要有什么含義,也沒想什么樣的名字能抓人“眼球”,只想趕緊有個稱呼,好進去發言。 第二個名字叫“遮燈私語”。是我到天涯社區后注冊的名字。那時我家里已有了電腦,雖然還未上寬帶,但我迷得不行,每天晚上必上,老婆常拿著話費單批判我的當“夜貓子”上網的事。所以,我在書房里上網的時候只開一個弱光的臺燈,努力把自己上網的影響在形式上降低到最低限度。注冊網名的時候,就觸景生情了---叫“遮燈私語”吧。在參與向趙薇潑糞的帖子(當時火得不得了)時,結識了一個四川的網友“賣牙膏的小姑娘”。因用經典語錄潑糞而志同道合,他便專門設計了一款為我跟帖的簽名:“相思一度。秾愁一度。最難忘、遮燈私語。”我這才知道“遮燈私語”這四個字是有出處的,我竟瞎貓碰了個死老鼠一樣,撞上個能讓自己增加些文化味道的典故!我打開了落滿塵土的《宋詞》,找到了南宋詞人史達祖的一首《解佩令》:“人行花塢。衣沾香霧。有新詞、逢春分付。屢欲傳情,奈燕子、不曾飛去。倚珠簾、詠郎秀句。 相思一度。秾愁一度。最難忘、遮燈私語。澹月梨花,借夢來、花邊廊廡。指春衫、淚曾濺處! 第三個網名叫:“隔窗聽雨”(奇怪,我似乎對四個字的情有獨鐘)。這是我在系統內部廣域網一個BBS上的名字。此時,我已是個老網民了,但對起名依然不太在乎。叫這名可能與自己的心境有關系--不太順利,又比較壓抑,只能“隔窗聽雨”了。還為自己設計了這樣的簽名:“獨坐窗前,任風雨經過;閱盡秋色,卻無心擁有”。讓我羞愧的是,我竟又在無意中撞上了典故。北宋詞人賀鑄的一首很美的辭----《鷓鴣天》: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雨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屢屢撞上典故,我為自己的靈光一現僥幸,也為自己的才疏學淺和孤陋寡聞臉紅!我便上網搜索這四個字,竟找到了許多美妙句子:“紅燭飄搖盈粉淚,欲笑還顰,欲笑已顰,隔窗聽雨到天明”、“慢掩西簾,隔窗聽雨,冬來更添愁腸”、“隔窗聽雨,似春蠶啃桑,沙沙不絕于耳,勝似人間一切音樂”之類。 網名是不是有文采并不太重要,關鍵要有獨到之處,讓人過目不忘,忍俊不禁就更好了。如:“賣女孩的小火柴”、“趴在墻頭等紅杏”、“今夜太冷不宜私奔”之類,而最忌重復別人,人云亦云。搜索時我還發現,在別的論壇上也有叫作“隔窗聽雨”的,面對重復,陡生索然無味之感,于是就在一些地方改作了個俏皮的名字“隔雨聽窗”了,應該算是我的另一個網名吧。 還用過一些網名,如“憂傷的發卡”、“思想的蘆葦”,原都是自己歪詩的題目;如“醉花看眼”,是因為有個網友叫“醉眼看花”;如“遮燈”(也撞上了典故),是源于“遮燈私語”……還有一些,一時記不清了。有朋友對我的網名感興趣,在欲言又止中暗示網名與性情的某種聯系,甚至某種宿命?上О。斁终呙,我弄不明白其中的玄機。聰明的,請告訴我,從我的網名里,你看到了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