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05年最后一個多月的地平在線,我們預測博客明年的未來趨勢,這是中國互聯網遭遇和經歷它的沖擊之后,必須要進行思考問題之一。筆者認為,中 國互聯網,在面對博客技術出現開始,從懷疑到認同,從邊緣到主流。人們經歷了不為人知到被明星和精英的認可和使用的過程,經歷從大眾化的草根一族廣泛喜愛 和使用過程。主流社會的文化,對于這一前衛網絡技術,開始從謹慎到關注,后來進而開始了全面實驗過程。博客在被期待與實踐的痛苦選擇之后,也同時經歷被誤 解和排斥的過程。整個2005年充滿著博客元年性質,因為,這一年,以博客網推陳出新,和新浪網的推波助瀾浪潮,一起讓整個中國互聯網看到了博客對于未來 作用力量。這個具有群眾性創造性力量所顯現出來的網絡經濟的增長性,對未來的網絡社會塑造具有至關重要決定性作用。我以為,博客在2006年將會有以下十 大發展的趨勢:
一、博客門戶網站的整體架構更加完善
從目前看,新浪、搜狐、人民網、博客網、網易、和訊等網站,在不斷推出博客服務平臺以來,各自在資源整合與技術的架構上發揮了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進行博 客技術開發應用,這無疑對中國互聯網全面推進博客走近百姓日常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博客技術后臺服務功能更加便利和高效。不同的網站都以自己獨特的 創造性,整合博客技術初級化的缺陷,在綜合的基礎之上,人們感受到更加完善的博客應用系統,被開發出來。新浪博客技術具有傳統網絡成熟穩定性,搜狐的博客 正在測試中已經具有更完美的形態,博客網的夢之城第二代博客的確具有更人性化和娛樂性表現﹔新浪的整體架構與博客網自主聚合編輯系統和網易部落聚集,都體 現了博客交流形態復雜性與唯美的結合。明年,博客技術形態會更加具有人性化和高效的服務性,網絡整體架構會發生更加多樣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創新博客技 術的引進和使用過程,會提出更多的問題需要從整體架構上進行思考。集娛樂、通訊和新聞、廣播、影視和商務、政務、企業、管理等一體性網絡架構將成熟,全新 的網絡架構模式會出現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歷史上。
二、博客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交流平臺
如果BBS、伊妹兒、實時 短信、通訊已經改變了整個未來網絡走向和應用功能,那么,博客將改變整個網絡的傳播面貌。它可能集所有的功能來綜合應用,開發出它作為普及性交流平臺的作 用和功能。博客,作為博客者的名片、街道或門牌和精神家園﹔它同時可能也是商業的交換平臺﹔同時,它還是一個自媒體傳播系統。當博客可以應用影視、圖片、 廣播和文字等手段與技術,自由發布個性化信息的時代,一個自媒體社會就是以博客作為平臺。它將整個改變了人類精神交流和文化傳播的模式。整個媒介社會的傳 播都會因為個人化的傳播方式出現而重新調整。傳統的傳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人們必須要面對博客帶來的深刻變化,并且適應這種變革中所發生情景。2006 年,將會是一個人們更多關注博客作為自媒體轉變時期。隨著交流平臺的綜合性業務開展,博客技術還將變臉,人們會創新更適合交流的商務、企業、管理、通訊的 博客平臺,這一操作系統將深入到每一個上網人的生活之中。隨著門戶網站對于博客整體架構的完成,博客商業化運營可能就會凸現出來。博客服務是隨著人們的需 求不斷被創造性引導而來的。正如人們初期看電視一樣,當一個臺的選擇,變成為幾百個臺選擇時,博客可能給人們帶來更成熟的技術,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服務和便 利。
三、博客平臺與移動手機傳播互動技術成熟
3G手機的發展會帶動或加快整個博客平臺技術很快成熟起來。人們會 利用博客平臺來進行影像互動和文字短信的交流,這個既是通訊又涉及到商務活動和娛樂平臺,會迅速推動整個博客與手機互動性服務模式的運行。在不久的將來, 人們利用手機閱讀器就可以看電影、看電視、聽音樂、購物、玩游戲或傳播圖像和更換自己的博客。手機閱讀器的功能放大會帶來一系統產業經濟的增長,會帶動博 客在互聯網中核心的地位確立。因為,博客的網絡面對手機用戶時,實際上,它們就是一個聯動的整體。手機的移動與網絡瞬間通訊,都構成了實時性傳播,當手機 面對不是通訊一個單純的界面,而是整個網絡多功能的界面時。每一部手機都是一個網絡的終端,閱讀服務器所承擔的任務是繁重的。所以,網絡博客平臺更加人性 化的滿足了手機高效使用。這一個功能的突破,就是所有上網的人們必須要建立自己的博客平臺,通過博客平臺的網絡服務,人們才進入到多種服務系統。將手機與 博客捆綁起來的未來互聯網,就是通過博客技術更加完美,更多適合網絡社會發展的需要。手機的無限上網和便利服務終端,也是互聯網未來一個瓶頸,讓所有的手 機都能夠享受更多的博客網絡服務,這是中國移動通訊在互聯網的支持下更加多樣化的發展方向。2006年將會有很大的改變,手機上網會更快的速度,會有更多 的博客內容的服務。
四、商務化博客的運營模式進行不斷地探索
中國未來的互聯網是集電訊、數字電視和網絡一體化的 整合過程,要完成這一系統整體運行,商務化的博客,是主要問題突破口之一。如果,博客是網絡名片,就如同一部手機的號碼一樣,也就像有線電視收費卡一樣, 通過互聯網的平臺,人們可以將電訊、數字電視和網絡都集中聚合在博客上。這個服務平臺就是集所有現實和虛擬可能性,將完成博客向未來發展一體化模式。通過 網絡博客平臺建構起來的基礎,與之手機、數字電視捆綁一起,通過博客界面和網絡運行過程,準確的利用博客來全面服務于家庭和個人。2006年如果能夠隨著 電訊、數字化電視和互聯網絡三位一體整合趨勢,就可能更快的實現博客網絡商業化運行模式。有人會說,三位一體的整合并非要以博客作為平臺,而是依舊按照傳 統的方式就可以了,這恰恰是忘記了,網絡才是未來整個數字化社會的平臺,從現有的數字化電視和通訊來看,這些功能都是可以在網絡上進行整合,網絡平臺才是 未來其它兩個方面主要基礎。因為,互聯網讓其它服務功能都利用網絡可以更好的實現。它可能還節約了人類經濟投入成本,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隨著網絡實名 制的進行,虛擬網絡通過博客片名的方式,更好的實現了虛擬社會不虛擬、不虛假的進行交流與交換的可能性。
五、博客將推動整個傳媒與出版業發生變革
自媒體的博客傳播將會改變整個信息化產業結構,尤其是新聞和出版業的發展未來,將會更多的受到它們的影響和改變。人們關于媒介信息的需求更加個性化,這 并不是說它徹底改變了整個出版業和新聞界,而是說多元化的社會文化需求,人們更多的偏愛獨特的信息傳播,或者說更多個性化的信息服務,更加具有針對性的信 息傳遞。出版界和新聞界過去那種周期性長或者說是統一審查的出版和新聞制度,就會落后博客新聞給人們帶來的實時性傳播。人們對于網絡出版的需求,對于新聞 閱讀的需求都遠遠的超越出目前這兩個領域所能夠給人們帶來的東西。如果手機閱讀終端能夠快速的瀏覽他們需要的各式各樣信息,人們對于網絡新聞和出版的需求 更加多樣,博客的信息發布就是滿足了人們快捷的需要。如果能夠有更多的專業新聞博客,或者說有更多出版社的博客,人們可以會徹底改變目前這種對于新聞和出 版滯后的情景。博客在網絡社會帶給人們的變化是巨大的,實時性的閱讀和新聞傳播,節約了資源和紙張,也同時獲得了快捷的知識和信息,人們再也不需要滯后和 信息,人們需要的是更快捷和更多樣的文化和精神產品。2006年,將是博客改變新聞與出版模式重要突破的一年,可能,新聞和出版業會更多的關注或參與到博 客中來,建構新聞與出版的平臺,滿足人們對于新聞與出版更多服務與要求。
六、博客經濟增長點是中國互聯網重要機遇
博客不僅是中國互聯網未來核心和互動作用的關鍵技術所在,而且是中國三位一體電訊、數字化電視和網絡資源整合之后的基礎管理平臺之一,它同時還聯結著相 關方面的經濟增長點、相關產業鏈的發生,這些都可能從博客發展未來中獲得收益。目前看,如果三位一體能夠在中國實現最后的整合,電訊、數字化電視和網絡, 都可能利用博客的技術平臺進行交流和互動,與此相關的經濟增長就是銀行業、保險業和互聯網商業等徹底改變,這是未來網絡服務業發生轉折。博客經濟就是指這 種網絡服務業帶來的利益,將會更快的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在三位一體網絡商機中,更多的整合性因素是需要人們重新認識的,服務業潛在經濟增長點,就可能拉 動整個社會變革的發生。這個增長點超出了整個互聯網變革,它是一個三位一體之后服務系統,必須要建構在博客互動的基礎之上,人們通過網絡的優質服務實現了 快捷和便利。博客的經濟增長點就是拉動了整個服務業產業化,網絡經濟化服務的個性化。2006年將不斷出現三網整合統一后的新模式,為網絡博客帶來收益。
七、博客對民主化進程推動將獲得明顯進步
政治民主化進程的開端,雖然在中國已經有了初步進展,尤其是鄉村民主化進程為中國民主政治帶來新的希望。但是,對于城市民主化進程推動可能要更多的借助 網絡社會;ヂ摼W民主化進程,就是推動博客的普及和應用。這個自媒體,不僅代表著未來民主進程一個必然階段,也代表著人們在互聯網的時代,民主權力得到更 加廣泛使用時期到來。個人意志和愿意能夠借助博客自由的表達,人們通過政黨或政府的博客能夠進行實時溝通,同樣會改變整個社會政治民主化進程發生。如果 說,網絡社會人們更注重政黨、政府的民主化監督權力,同樣人們也更注重表達自由意愿的權力,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集會自由等,都能夠在互聯網博客的技術支 持下獲得更多的實現。尤其是城市民主化進程可能更快的實現網絡互動交流,農村也能夠通過自身意愿表達政治愿望。網絡技術的成熟可能實現人們普選制度的改 變,實現這一歷史過程并不太遠。2006年,人們會在博客上推動民主化進程發生,出現人們關心政治、關心國家、關心民族文化精神事件發生,這標志著整個中 國政治意識會在博客上成熟起來,民主形式會在博客影響下發生重要變革。
八、政府部門將可能應用博客進入社會管理
隨著中國第一個女部長韋玨的博客出現,人們更多的希望政黨、政府的高官能夠利用博客來與民眾交流。平民化的政府官員才是中國未來人們喜歡的官員。尤其是具 有文化和精神創造性的官員和技術科學家,他們帶給人們是民族文化精神榜樣和力量,讓人們看到他們日常生活言行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想,未來政府官員要學 會博客,這是因為,博客是老百姓最親身的體驗官員最直接互動過程。未來,可能政府會利用群體化博客來管理社會,或發表重要的消息,還會加強社會緊密的聯 系。尤其是執法類公務員,更需要建構政府博客來回答人們的問題﹔那些社會公益性的博客可能進行多種多樣的交流。政府會利用博客,這是一個不遠的將來會發生 的事情﹔就是各級政府內部也可能會形成不同的群體博客,進行溝通和了解下情的需要。網絡社會,當博客成為一個真正的平臺,人們的一切行為都可能與互聯網發 生聯系,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2006年,是中國博客開始進入政府管理體制實踐開端,將給政府帶來民主政治的新風氣。
九、博客情報與技術含量決定整體社會未來
網絡社會資源是國家信息的主要聚集方面,中國網絡社會要建構和占領這一既包含信息,又包含情報和技術陣地。如果忽視對其監管和建設將給國家帶來重大損 失。雖然,目前博客僅僅是互聯網上一個人人可以使用的零技術,但是,它未來的信息量產生,將會給國家社會帶來巨大變革。它不僅僅是一個敘述和記錄個人私人 情感日記的網志,它更多的會給企業和國家社會管理體制帶來沖擊。同時,使用博客過程還是一個相關政治情報與技術發展前沿,如果中國互聯網缺少適應如此變化 的機制,將會給中國未來的發展帶來不可改變的被動局面。利用博客網志發布,利用博客在人們生活與工作中帶來的變革,這是國家信息工程必須注意關鍵所在。注 意并不是要管死,而是要在放手的過程中清醒的保持它發展信息化平臺的基礎作用。2006年,國家信息監督部門可能會研究博客管理法規出臺,加大對網絡博客 控制與管理體制,這有利于從中國情報與技術的監督角度對博客進行必要監控,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未來建設。
十、博客傳播全球化必然是互聯網未來選擇
不能因為涉及情報與技術就放棄對博客的監督和管理,也不能夠因為政治民主化進程而忽視了未來博客全球化傳播必然選擇;ヂ摼W的無國界性,是一個必須面對 的事實。全球化的過程,對于互聯網就是一個無國界的傳播過程。博客就是適應了這種傳播的需要而產生。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建構一個自由發布個 性化信息平臺,這就是互聯網給人們帶來的革命性變革力量。一個開放的社會,實際上,就是一個虛擬世界中更真實的面對現實社會的選擇。博客的發展是一個必然 的過程,全球化的傳播,也是一個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多信息的社會。互動的網絡社會突破了地域之間人們的阻礙,它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和把握未來的機遇。這 個開放的世界更加注重個性化的人們,追求多樣文化精神創造性,也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全球化的背景中來。2006年,中國互聯網未來的趨勢中,博客將要占 據更重要的發展生機。它也是決定中國互聯網走向全球化重要一年。網絡的風險資金會更多的來自國外,同時,國家信息產業部門也會參與到博客研究與開發中來, 成熟的博客應用會帶動相關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會給中國互聯網未來帶來更多的發展生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