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季譚 綜合報道 水利部近日發布的《2004年中國水資源公報》顯示,2004年全國總用水量5548億立方米,比2003年增加227億立方米。全國人均用水量為427立方米,萬元GDP(當年價格)用水量為399立方米。 水利部副部長翟浩輝在2005中國發展高層專題論壇研討會上表示,中國的用水高峰將在2030年左右出現,這個時候全國用水總量估計在7000億~8000億立方米。 據了解,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計算,正常年份全國出水量將近400億立方米。全國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比較嚴重缺水的有110座。 公報說,因受人口密度、經濟結構、作物組成、節水水平、水資源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各省級行政區的用水指標值差別很大。從人均用水量看,大于600立方米的有新疆、寧夏、西藏、內蒙古、江蘇、黑龍江、上海7個省區市,其中新疆、寧夏、西藏分別達2532立方米、1259立方米、1022立方米;小于300立方米的有山西、陜西、河南、天津、重慶、北京、山東、四川、貴州、河北等10個省市,其中山西最低,僅168立方米。 從萬元GDP用水量看,大于1000立方米的有新疆、寧夏、西藏3個自治區,均位于西部地區;小于200立方米的有天津、北京、山東、上海、浙江、山西、遼寧等7個省市,大多位于東部地區,其中天津、北京分別為74立方米和78立方米。 水利部水資源司原司長吳季松對我國近年來用水趨勢分析后發現,盡管7年來我國GDP以平均約8%的速度增長,而用水量卻以0.45%的速度下降;我國人口以年平均0.74%的速度增加,而人均綜合用水量卻以1.18%的速度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