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企事業單位、各會員企業:
當前,全球性金融危機給我國社會經濟各方面造成了影響,陜西作為發展中的西部省份,雖然進出口總體規模較小,外貿依存度低,金融危機的影響相對東部沿海省份較小,但我省企業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在此形勢下,我們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爭做拉動內需的排頭兵,既是我省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彰顯,為共同應對金融危機,我們倡議: 1、統一思想,堅定信心。 面對金融危機,關鍵是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我省的工作部署上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確保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充分認識和把握當前形勢,認真研究對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快解決突出問題,把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綜合國力明顯增強,抵御金融危機的能力明顯增強,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為應對金融危機,國家出臺和實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已初見成效,雖然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還要金貴,信心是信念、是責任、是力量, 因此我們要堅定信心,只要堅定信念,落實責任,危機一定會轉化為機遇。我們要認清形勢,堅信金融危機是暫時的。要把金融危機看作是一個發展的間歇期,是一個收縮拳頭、積聚力量、以利再戰、重拳出擊的時期。我們要團結起來,積極應對,才會抵御“嚴冬”,迎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春天”。 2、搶抓機遇,促進發展。 緊緊抓住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擴大內需加大投資的重大歷史性機遇,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經濟工作會議基本目標,必須把扭轉經濟增速下滑作為宏觀調控的最重要目標,必須把擴大國內需求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著力點,必須把推進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須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必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具體到企業就是加大項目爭取,加快建設進度,積極、主動、搶先、靠上、勤跑、緊盯,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計劃。同時積極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引大引強,推動各企業乃至全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3、苦煉內功,謀求發展。 面對暫時的不景氣,各企業要積極行動起來,苦煉內功,堅持科學發展,堅持自主創新,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快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步伐,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全方位挖潛增效,降本增盈。要認真分析當前的經濟形勢和企業自身面臨的困難,不等、不靠、不抱怨,以積極有為的態度,主動出擊找出路,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通過不斷提高企業素質,進一步增強企業抵御危機的能力。 4、群策群力,共克時艱。 調動職工隊伍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凝聚力、戰斗力是推進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為有效應對金融危機,保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企業黨群組織要堅信黨和政府應對復雜局面的決心和能力,面對生存和發展壓力,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逆流而上、共克時艱的魄力。面對危機,黨群工作要與推進企業健康發展結合起來,要與協調各方利益結合起來。企業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積極參與企業重大決策,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同時做好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聯系群眾,及時了解職工的呼聲和愿望,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教育員工愛企如家,振奮精神,齊心協力,與企業同命運,共患難。 5、履行職責,和諧發展。 應對危機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企業的義務。面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各位企業家應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緊密團結,攜手合作,充分利用好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堅持科技進步,改變發展方式,實現戰略轉移,為下一步發展積蓄力量;緊緊抓住機遇,以靈活多變的經營方式搞活市場,變挑戰為動力,贏得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穩定就業促民生,越是困難越要依靠員工、關愛員工,依法保障員工合法權益,以高昂的姿態站在歷史舞臺上為黨和政府分憂,我們希望各企業不做經濟性裁員,不將職工推向社會,努力保障職工的基本生活,主動承擔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努力實現“不停產、不放假、不減員、不減薪”的目的,以實際行動支持國家度過經濟難關。希望全省各類企業積極行動,團結一致,共同抵御經濟“嚴冬”。 發展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沉著應對,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再大的困難我們也一定能夠克服,再大的挑戰我們也一定能夠戰勝!讓我們攜起手來,上下同心,搶抓機遇,共克時艱,為我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我們新的更大的貢獻。 2009年1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