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信用提升,推動各地制定信用合規建設指南,去年共有926萬戶經營主體通過信用承諾取得了行政許可!苯眨浾攉@悉,《“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實施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在支持企業健康發展方面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幫助企業提升信用水平,引導企業減少失信風險。 市場監管總局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進一步規范監督檢查內容、方式和流程,持續提升協同監管能力,切實減少了重復檢查、多頭檢查和隨意檢查。 2024年12月,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召開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工作座談會,總結推進雙隨機監管工作成效,加快完善雙隨機監管基礎制度,進一步規范日常監管、減輕企業負擔、提高監管效能、優化營商環境。 提升市場監管基礎制度的科學化水平,提高經營主體的信用合規能力。 2024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深化信用提升助力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以提升經營主體發展質量為著力點,構建市場監管系統以信用服務發展長效機制。 同年10月,印發《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開展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創新試點工作的通知》,圍繞完善信用承諾、健全信用評價、深化信用修復、打造信用標準體系、強化信用信息運用、推進信用合規管理等方面,充分發揮信用賦能增效作用,推動培育高標準市場體系和高質量經營主體。 根據《規劃》要求,強化跨部門綜合監管,推動與有關部門進行信用修復結果互認。
市場監管總局健全跨部門綜合監管機制,會同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等部門針對假國企亂象,制定綜合整治方案,運用信用手段實施綜合監管,升級改造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立假冒國企公示專欄,加大假冒國企“黑名單”公示力度;會同中央網信辦制定加強互聯網平臺協同監管工作方案;會同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信用修復協同聯動工作的通知》。 為推動跨區域協同監管,市場監管總局印發《共建“信用京津冀”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實施方案》細化措施及任務分工;2024年6月,印發《推進共建“信用長三角”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在浙江舉行推進共建“信用長三角”框架協議簽約活動;同年10月,指導推動廣東、廣西、深圳、珠海4地市場監管部門在深圳簽訂《共建“信用大灣區”框架協議》。 完善信用約束激勵機制,提升市場整體的信用水平。
為深入落實《規劃》相關要求,市場監管總局完善經營主體信用修復制度機制,制定《市場監督管理信用修復管理辦法》部門規章,推動《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辦法》《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辦法》修訂工作;強化協同修復,與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信用修復協同聯動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完善信用修復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在告知信用修復條件和途徑等方面,提供了更加主動和便捷的服務。
通過努力,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國實有1138萬余戶經營主體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其中企業1079萬余戶),將1.4萬戶經營主體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全部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依法公示;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累計修復各類經營主體行政處罰信息138萬條,修復經營異常名錄信息667.7萬條,修復個體工商戶經營異常狀態2557.8萬戶,幫助經營主體重塑良好信譽。 用好信用工具既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又能夠支撐有效監管。
市場監管總局深入推進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實現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在雙隨機監管中的全面應用,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和頻次,實施差異化精準監管。全系統雙隨機抽查問題發現率平均達25.08%,較未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前提高50%以上。
2024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推進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的意見》,市場監管系統對占經營主體總量2/3的個體工商戶全面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一方面,我們對信用良好的企業可以少檢查,甚至不檢查。另一方面,對那些高風險的單位,我們實施更加有針對性的、有靶向性的檢查監管!笔袌霰O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