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不斷提升全社會誠信意識水平,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深度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助力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和文明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筑牢信用建設“基礎樁”。神木市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召開全省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工作視頻會、示范區創建啟動大會和推進會。各部門建立了聯絡員制度,定期報送各項任務進展情況,為示范區創建提供人員保障。先后印發《神木市創建全省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實施方案》《神木市 2023 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神木市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 新發展格局的實施方案》《神木市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實施方案》等文件,各行業部門結合工作實際同步制定了相應的制度文件,為工作落實提供制度保障。 培育守信踐諾“文明花”。為確保創建指標落地落實落準,神木市發改科技局聯合紀委監委、審計等部門,定期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并建立周通報、月點評、季度核查、年終考核工作機制,為示范區創建提供堅強紀律保障。按照誠信宣傳“六進”、誠信建設萬里行等主題宣傳活動要求,每月一主題開展誠信宣傳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學雷鋒紀念日”人民廣場誠信宣傳、“信用記錄關愛日”和諧廣場主題宣傳、“誠信進校園愛心助成長”主題宣傳等活動120多場次,發放《陜西省信用條例》、誠信故事書等誠信宣傳資料、宣傳品8.6萬余冊。開展《陜西省社會信用條例》網絡知識競賽等活動,定期組織開展“雙公示”業務培訓,聘請第三方信用評價機構對“雙公示”信息進行周監測、季度評估等,推動實現“雙公示”信息報送工作全面達標。 實現信用監管“全覆蓋”。這幾年,神木市不斷夯實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和評價,在工程建設、加油站、物業等19個領域制定和開展分級分類評價和監管,依據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加強與“雙隨機、一公開”“互聯網+監管”跨部門一體協同監管等監管機制銜接配合,提高協同監管能力和綜合監管效能。實施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措施,市法院組織發布失信被執行人1991人次、失信企業14家;市稅務局發布嚴重失信納稅人“黑名單”2批次18家企業。開展信用修復工作,2023年組織開展警示約談和信用修復培訓會7場次,為210戶被處罰企業修復被處罰信息190條。發揮好信用貸款支持實體經濟作用,依托榆林市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為9773戶已注冊認證中小微企業發放線上信用貸款 19.9328億元;新增脫貧小額貸款122戶,新增涉農企業貸款2844戶,新增小微企業貸款2187戶。 釋放信用價值“新亮點”。積極發揮資源型城市優勢,依托“信用榆林”APP,深入打造“信易影”“信易劇”“信易!薄靶乓仔小薄靶乓子巍薄靶乓撞汀薄靶乓淄小薄靶乓讜薄靶乓状妗薄靶乓鬃 薄靶乓子汀钡仁膫“信易+”應用場景,通過不斷提高“信易+”場景數量和服務品質,充分發揮“信易+”場景的示范帶動作用,全力打造“信易掃一掃,信用即變現”的交互式應用場景。通過政府引導,商戶示范,廣大市民參與,合力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讓誠信市民享受到更多便捷、更大優惠,最大限度地釋放信用價值,賦能城市經濟社會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