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推進信用在提升商務領域經濟活動效率和行政管理水平方面的深度應用,商務部研究制定了《商務信用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 商務信用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中辦發[2022]25號)和《商務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金融監管總局關于推動商務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商建函[2023]408號),立足商務工作“三個重要”定位,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以推進信用在提升商務領域經濟活動效率和行政管理水平方面的深度應用為主線,堅持需求牽引、注重實效、地方先行、重點突破,推動商務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通過三年時間,培育一批誠信經營主體,打造一批誠信商業區,形成一批行業創新應用成果。到2026年,商務領域信用管理制度、手段不斷健全,消費環境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充分享受信用紅利。 二、發展商務信用經濟
(一)推進信用經濟建設。鼓勵地方探索開展商務信用經濟城市建設,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經驗。推動相關城市進一步創新信用經濟發展機制,積極促進信用銷售、信用消費、信用融資,拓展信用應用場景,培育信用經濟生態,全面提升商務領域經濟運行效率。
(二)培育誠信經營主體。推動各類商貿流通業聚集區加強誠信體系建設、推行誠信經營承諾、推進誠信管理,提升商貿流通行業信用水平。遴選發布一批誠信典型,培育強化經營主體的誠信意識。 (三)開展信用便企服務。探索建立常態化信用便企服務,組織一批銀行、保險、信用服務機構等,向內外貿企業宣介信用知識、提供信用產品,提升經營主體信用管理水平和運用信用產品能力,助力市場開拓,拓寬融資渠道。 三、推進商務信用管理 (四)提升消費信用建設。抓好各項已出臺的促消費政策措施落實,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對汽車、家居等大宗消費的信貸支持。結合消費促進系列活動,搭建金融服務推廣平臺。加強藥品流通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繼續舉辦藥品流通行業“誠信興業,誠信衛民”主題活動,積極推動行業自律。
(五)加強家政信用建設。推動更多家政服務員在“家政信用查”上進行實名認證,完善就業檔案,加強與相關部門信用信息共享。推進地方家政信用信息服務平臺與“家政信用查”連通,探索與地方相關平臺、家政企業自有平臺互連。強化信用信息應用,研究對家政服務員開展信用評級賦碼。 (六)推進電商信用建設。強化標準引領作用,指導電子商務行業組織制定企業信用建設規范等團體標準,加大直播電商等已發布標準的宣貫力度,推動電子商務行業誠信、規范經營。指導行業協會發起誠信經營倡議,遴選誠信機制建設優秀案例。 (七)加強外貿信用建設。在部分產品進出口資質和配額管理等工作中,加強對經營主體的信用審查。開展外貿品牌建設,在海外重點市場舉辦品牌宣傳推介活動,提升品牌國際知名度,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八)優化外資信用建設。推動外商投資信息報告納入市場監管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規范檢查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效能。做好《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各項落實工作。 (九)推進對外投資合作信用建設。嚴格執行關于對外投資備案核準管理、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備案立項管理的政策文件,將企業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列入信用記錄,進一步強化信用監管。推動建立健全援外項目實施主體信用信息共享合作機制,促進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健全量化評價機制,提高對外援助執行監管工作成效。 (十)推進內外貿一體化信用建設。推動電商平臺、產業聚集區等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營造有利于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信用環境。積極支持各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發揮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管理。 四、夯實信用基礎建設 (十一)推動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加強商務領域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雙公示”信息的歸集,研究完善信用懲戒和修復機制。。
(十二)營造誠信興商社會氛圍。辦好“誠信興商宣傳月”系列活動,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創新宣傳方式、擴大宣傳聲勢,弘揚誠信文化、營造誠信氛圍。升級“信用惠民”活動,組織相關金融機構進一步擴大活動覆蓋面,發展“信用惠民”活動新形式,助力恢復和擴大消費。 (十三)開展商務信用研究應用。推進跨境信用合作機制研究,以誠信文化為切入點,深入提煉中華傳統商業文化中的文化精髓,探索傳統商業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新路徑。 |